【转载】李铎:健康中国人群,更适合相对低脂肪、相对较高碳水的膳食模式
本文转自 食栗派(ID:ChestNutMates)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,是青岛大学的李铎教授,在第一届西湖大学营养学论坛上的演讲。
李教授做了很多工作,其中跟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膳食指南。
他亲自参与制定了全球以及中国的膳食指南。所以,关于“中国人该怎么吃”的问题,他是最有发言权的。
之前网上疯传一篇名为《多吃主食死得快,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打了多少医生、营养师的脸》的文章,困扰了很多人:
吃主食真的有害?低碳高脂饮食更健康?膳食指南还能不能信?(指路辟谣文章:《多吃主食死得快?我还是少吃点吧 》)
这些问题,以及很多人关心的减肥问题,李铎教授在他的演讲中都有非常精彩地分析和回答。
答案,肯定会让你又惊又喜。
“多吃主食死得快”风波,起因于2017年发表《柳叶刀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:关于膳食中脂肪和碳水摄入,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关系的研究。
▲https://www.thelancet.com/journals/lancet[InstallDir_ChannelDir]PIIS0140-6736(17)32252-3/fulltext
这是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,纳入了五大洲18个国家的35-70岁之间的受访者,共计13.5万多人的膳食调查数据,跟踪时间平均是7.4年。
把这项研究解读成“多吃主食死得快”,是某些媒体的博眼球之举;但仔细阅读原文,会发现它用的数据有问题:
这项研究中,中国人的饮食构成是这样的: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这三大营养素供能比数据分别是 67.0%、17.7% 和 15.3%——这是1982年中国营养普查的数据,并不能反应目前大部分国人真实的饮食情况。
根据 2015 年出版的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,大部分中国人碳水化合物吃的并不多,远远低于67%,脂肪供能比倒是高达32.9%。
1982年中国人均寿命64岁。而这项研究中,中国人群的样本量占了1/3。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,消除贫困、解决温饱和食物保障是首要任务。
▲ 1980年,外国游客在北京吃的一餐
by Terry Feuerborn
http://www.flicker.com/photos/travfotos/wiht/2852257402/
另外,作者把纳入研究的18个国家的、不同时期的数据,混在一起统计,没有调整地区因素、遗传因素等混淆因素,好比是东北菜中的乱炖,这样的研究,在流行病学叫做流行病生态学研究,属于证据等级的最低端。
生酮饮食走红,跟一个叫Robert Coleman Atkins的美国人分不开。
Atkins先生为给自己减肥,设计了这套后来被称为Atkins Deit,阿特金斯饮食法的减肥方法。这套饮食法,就运用了生酮饮食的原理。
▲ Robert Coleman Atkins
Atikns先生本人在一场跌倒事故后去世,去世时体重116公斤;后来的解剖显示,他有严重的心梗、高血压。
对生酮饮食,李铎教授的看法是:拿生酮饮食做临床研究或给特定病人用,可以;但决不能推荐给普通人群,更不能挑战膳食指南。
在临床上,生酮饮食仅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癫痫的辅助治疗,以及肥胖病人的短期减肥;
在癫痫治疗方面,目前研究结果也不一致,总体来说证据还很弱;
▲ Cochrane library 上关于生酮饮食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癫痫治疗的综述。共纳入了11篇研究,涉及778位志愿者。结论是证据质量:to be low to very low
https://doi.org/10.1002/14651858.CD001903.pub4
至于减肥,生酮膳食减重的确会在短期内有效。因为肥胖病人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,相关代谢酶出现异常,酶的基因表达与正常人群不同,所以对碳水化合物敏感;
但长期使用生酮饮食,体重会反弹,而且会损害健康。
▲ 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》2019年公布的最佳饮食排行榜,总共41种饮食模式,生酮饮食垫底。https://health.usnews.com/best-diet/keto-diet
轻的,会出现腿酸、乏力、口臭(这是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小分子酮、醛、酸等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所致,味道非常难闻)。重者还会出现酮症酸中毒、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。
网络上盛传的各种保持体重的膳食方法,归纳起来大致分两类:1.少吃脂肪;2.少吃碳水。
哪种更适合中国人?
他们团队做了一项实验:217名18-35岁的健康志愿者,6个月的时间里,分别吃等热量但脂肪/碳水含量不同的饮食(三餐全喂养)。
最终结果显示:虽然3组的体重都有降低,但相对高碳水+低脂饮食组,掉的体重最多,腰围、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降幅最大。
▲ 6个内体重(左)和腰围的变化,紫色数据线为相对高碳水+低脂饮食组,下降幅度最大。 Y. Wan et al. (2017)
进一步研究还发现,高脂饮食改变了志愿者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,这可能会带来长期健康隐患;而低脂饮食,对健康有益的肠道细菌增加了。
所以,不论是从维持健康体重,还是从预防代谢疾病角度来看,对健康中国人群来说,更适合相对高的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膳食模式。
目前,膳食指南对普通人群的建议是:脂肪的供能比不超过30%,蛋白质15%,碳水化合物在55%左右。
但我们吃饭不可能吃一顿称一顿,做到餐餐有主食就好;全谷物作为主食,是很好的一种碳水化合物来源。
李铎教授直接参与了WHO的膳食指南和中国膳食指南的制定。
他介绍说,中国的膳食指南是120位科学家、工作整整3年才完成的;
而WHO指南,从2010年开始制定,到现在还没有结束。指南的每一条建议,都是在对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章经过严格询证后制定的。
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膳食指南就是最好的参考文献,千万不要道听途说。